文/巫 平
8月19日,合肥市发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公开工作指引,指引中涵盖了物业服务事项、收费、公共收益,办事时效承诺等,让小区业主对物业服务工作有知情权和监督权,推动了合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事项公开透明。
这是近年来,合肥首次全面提升推动小区事务公开的典型事件,具有很好的开创意义,今后将产生更多小区治理阳光运行的化学反应。
一段时间以来,小区物业矛盾纠纷高发,涉及到不少问题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、不透明,一些服务不规范、没有参照标准,让业主产生了很多不信任,特别是公共收益环节,很多业主一度有物业行业是暴利行业的误解。
这次,合肥市发布住宅小区三公开一承诺,在行业内形成了一个公开标准,让更多业主了解小区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数据报表,让业主知情,知悉。
这里面的公开不仅仅是倡议,主管部门制作了格式公开样表,涉及到物业服务合同公开,负责人岗位信息公开、投诉渠道公开;在服务收费方面,将收费标准依据,收支明细公开。在公共收益方面,规定的更是很具体很详细。
在哪里公开,不公开怎么办?指引也给出了答案,公开的位置有明确规定,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,主管部门将公开指引纳入检查范畴,对于不履行法定公开职责的,主管部门会采取通报、信用惩戒、行政处罚等方式依法处理。
公开是解决小区问题的最好办法,小区治理不能总是糊涂账,更不能公说公有理、婆说婆有理,小区相关部门更不能和稀泥,小区治理中的一些关键环节,应该有标准,有规则,合肥市这个住宅小区的公开指引就是很好的导向。
这些表格的公开,既解决了当前矛盾纠纷的源头问题,也是建立信任的好契机,在透明阳光的环境下,能更好的加强业主和服务企业的互动,小区赚钱了或者亏损了,服务的好和不好,成本的高和低,合同边界在哪,都应该清清楚楚,做到质价相符,服务有边界,评价有标准。
当然公开指引文件发布只是开始,未来小区执行程度如何、表格是否真实填报,公开是否透彻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,哪些小区做的好,做的标准,业主如何评价?时间和结果将给出答案。
我们也会不定期关注进展,聆听坊间真实声音反馈。